找到相关内容14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六]:饮酒戒

    第二饮酒戒 饮酒有别于酗酒,卖酒贻害甚广,自饮及劝告人饮,遗害较小,故属轻戒。 若佛子,故饮酒,而酒生过失无量。 故饮酒者,知是酒,故意饮,犯戒。 饮酒使人性狂心乱、神昏智暗、打人骂人、无惭无愧、无尊无卑,酗酒出事,所生过失无量。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,五百世无手。 饮酒的过失,非凡夫肉眼所能见,惟佛眼可见到。若以手拿酒器劝人饮酒者,受五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09113688505.html
  • 慈舟大师说淫戒

    只是片面的;淫戒,我淫他,他也淫我,双方犯戒,这个因果无有了期。定规要从此一刀两断,绝对不淫才好。   梵网经诸家注解很多,有判居士只戒邪淫,有判既是菩萨正淫也要断的,就看我们从缓从急。从缓,先戒邪淫...。正念是永远不会死的,败了再打,时久自然邪不胜正。所以说正念像不死的团鱼,不怕持不了,只怕不发心。诸位受了戒,回去对于家庭眷属亲友,也要劝勉。佛菩萨大慈大悲,打总子不会怪我们犯戒的。可是护戒神未断嗔,...

    慈舟大师

    |戒淫|淫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23565425007.html
  • 修行的初步

    持戒,不但具有道德上的意义,更真有修行上的功德。一个时常犯戒的人,人际关系一定搞得一团糟,而他的心必然也是混乱不安的。犯戒而带来的心境和处境,是绝对不利于心智的开展。相反的,时时守护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而不犯戒,他的心境必然平和,他的人际关系也必然良好,虽然他没有很多时间做形式修行,如静坐、经行,但是他已经迈向修行成功的第一步了。 根据《阿含经》的记载,只要完美地持戒,及一些些的...

    游振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952469.html
  • 略论杀戒

      《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》中对杀戒的描述极为详细,下面的分析旨在从中理出一个头绪,为后面的安乐死分析提供一个依据。这里依次需作三层区分,即犯与无犯、可悔与不可悔及可悔的轻重。  先谈区分犯戒与不犯戒(无罪)的标准。有两种情况的杀人行为是不犯戒的。(1)对行为本身的不自觉,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如:  若狂、不自忆念杀者无罪。  有居士起新舍,在屋上住,手中失梁,堕木师头上,即死。…佛言:“无罪。...

    邵勤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2055623.html
  • 五戒得失

    由于犯了五戒,于是身系囹圄,失去自由。所以受戒也是守法,能够受持五戒,真实认识五戒的人,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。因此,戒的真义是自由,而非束缚。 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,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。事实上,受戒后纵使犯戒,因为有惭愧心,懂得忏悔,罪过较小,还是有得度的机会。不受戒的人,犯了戒,不知忏悔,罪过加重,因此沉沦三涂恶道。所以,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,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,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,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2056000.html
  • 戒律之精神与目标

    戒律的实践精神表现在多方面,包括受戒的慎重、持戒的集体教化主义、犯戒的忏悔、舍戒的简易等均属之。兹分述如下: 1.受戒的慎重 比起舍戒的容易,佛教任何戒(包括五戒、八戒、五众出家戒... 3.犯戒的代价只需忏悔 忏悔是犯戒的核心问题。除了极少数大罪(如四波罗夷)必须摈出僧团者外,佛门子弟犯了任何戒条,只要透过“忏悔”程序,便可回复其清净之身;如属比丘及比丘尼,亦回复其僧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4559811.html
  • 持五戒的意义和利益

    。所以受戒也是守法,能够受持五戒,真实认识五戒的人,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。因此,戒的真义是自由,而非束缚。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,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。事实上,受戒后纵使犯戒,因为有惭愧心,懂得忏悔,罪过较小,还是有得度的机会。不受戒的人,犯了戒,不知忏悔,罪过加重,因此沉沦三涂恶道。所以,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,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,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,不受戒就永无成佛的可能。何况不受戒,并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4276012.html
  • 格鲁派“上师无上供养法”简介

    眼目,如知而犯,尚可知犯而忏悔,如受戒却不去求知或理解戒行,则犯戒机会多如繁星,更不知己犯戒须要忏悔,或不知忏悔法。如则于三学处-戒定慧永不得圆满,因此释尊特别要求佛子注重戒行,规定佛弟子于黑半月及...曾说,就算没有精进修持,佰只要清净的护守住显密诸戒律,亦能于十六生中成佛。可见持戒之殊胜。反之,犯戒之障可想而知。因此曾受过大灌顶者更不可知。如能于每座中将布萨融合 进去,则成佛离苦得乐有望矣。  ...

    蒋扬亲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3281368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暇满难得(2)

    不明白就造业了。有时候烦恼一上来,控制不了就又造业了。有时候因习气,不知不觉地又犯错了,又犯戒了,又造恶业了。有时候也知道,也明白,但是不相信佛说的话,不相信上师说的话,然后又造业了。所以对此一定要忏悔,统统地忏悔啊! 你当下能把握住,不犯戒、不犯错是最好的。万一当下没有把握住,突然造业了,犯戒了,立即抓紧时间,越快越好,发自内心地忏悔。佛曾经说过,两种人都能解脱,都能成佛:一个是不犯错,...

    上师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大圆满|加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165179178.html
  • 《四分律》简介

    部分,记录了佛陀为僧团制定的每一条戒律。每条戒由三部分组成:一是制戒缘起,介绍佛陀在何地、因何事、何人而制定此戒。二是戒律文句。三是判决标准,说明是否犯戒犯戒轻重的标准。  犍度为作持部分,也就是“...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,通过止达到持的效果。如果做了就是犯戒,所谓“止持作犯”。比如不杀生,杀了就是犯戒。作持,是告诉我们必须做什么,通过作达到持的效果。如果不做就是犯戒,所谓“作持止犯”。比如布萨、安居等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5666842.html